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大众传播法规与伦理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2019-04-25 05:41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灾难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因此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近年来,我国灾难时间频繁发生,给媒体报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有些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低俗化倾向,以低俗化招徕受众,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

抗争救灾的过程中,会涌现出无数的平民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但是我们不能否则,在那样的一场灾难过后,每个英雄的背后都会有一段不堪回首的伤痛。很多媒体都希望藉由这样的伤痛来反衬他们的伟大,过度采访等行为,无疑会给英雄带来二次伤害。

被网友誉为“最坚强中国警察”的蒋敏,在大地震转瞬间失去了包括父母、女儿在内的十个至亲至爱之人,身为警察的她却始终坚持在抗震一线救助他人。蒋敏的事迹无疑非常值得媒体报道。可当记者见到正在忙着照顾灾区儿童的蒋敏时,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自从家人遇难之后,苦苦支撑了数日的蒋敏被问得说不出话,一出帐篷就昏了过去。记者也许没有恶意,只是为了把蒋敏那种无私忘我的大爱精神表达得更完全,但却没有想过:这样做简直就是把当事人心头的伤口血淋淋地撕扯开来,把这切肤的痛楚展示给大众。媒体采访更是一个接一个,哪一颗饱受创伤的心能经得起这样的反复揉搓呢?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每当发现废墟里尚有存活着的生命,不光救援人员无比激动,在场记者也是兴奋异常。如果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做个忠实的记录者,相信大家都会心存感激,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控制住自己的职业冲动。经常见到记者不分场合地递上麦克风,追问救援人员或幸存者“有什么感受?”事实上,谁都知道此时争取时间,保持体力,对于那些埋压在废墟下、等待抢救的生命有多么重要。
  可就是在电视直播的画面里,废墟中发现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大爷,这时,一个救援人员挡住了摄像机镜头,现场女主持对他说“你让让好不好,我们先拍。”大家都说还是救人要紧,而主持人坚持说“只要5分钟就好。”此时,幸存者身体上方正有一块残存的预制板,随时可能发生垮塌,救援人员要求先把它搬开再说,没想到主持人的回答竟然是“不用,就保持那样别动。”接着转过身来继续对着镜头播报。这样的报道多多少少地影响到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灾后,人们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看到了大片垮塌的房屋、神情哀伤的受灾群众、迅速救治伤者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可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个被砸得面目全非的逝者,甚至是残肢断臂……惨不忍睹的镜头和照片“直击”受众的眼球。

案例访谈

在灾难新闻采访报道中,记者是先救人还是先采访,一直人们争论的焦点问题。2006年,发生在河南的一件事儿在网上引起热议,原因就是记者在现场没有采访,而是积极参与到救人之中。让我们看看,记者对此如何解说。

2006年7月10日下午5时,河南电视台正在值班的曹爱文的接到热线电话,有人在黄河边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有关部门正在打捞。

曹爱文回忆说,对已做过1年热线新闻的她来说,类似突发事件并不少见。根据经验,她认为从黄河里把人打捞上来的希望不大。

晚上6时10分左右,在采访现场,曹爱文突然得到消息,孩子捞上来了!凭着职业的敏感,曹爱文大步向河边飞奔。曹爱文承认,当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好看的新闻有了。然而,当看到落水人平躺到了地面上,曹爱文一下子呆了。

几名围观群众开始把女孩倒提起来,水和食物残渣随着她的嘴角流出。“那种方法不行。倒提的时候,女孩的脖子顶住了石块,只会越治越糟。”曹爱文说,她从小跟着在医院工作的父母,学过些急救知识,刚工作时也参加过急救培训。

“我就赶紧给120打电话,他们说到达现场还需要一段时间。我虽然知道一些救人的常识,但是对呼吸按压比却拿不准。没办法,我只能一边向120打电话一边救人。”曹爱文说,现场很多人帮女孩做了按压,但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人上前给女孩送气。“也许是怕陌生人有病吧。可既然没人做,那就只能我做了。”

大约做了十分钟左右,曹爱文因体力不支只好停下来,而女孩还没有醒来,曹爱文急得直流眼泪。随后,120急救人员赶到,经过抢救,落水女孩最终被宣告死亡。

网友热评:新闻第一还是救人第一

网友们在赞许曹爱文的举动时,对新闻和生命两者谁轻谁重也展开争论,多数意见是:在生死面前,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网友“笑看风云淡”发表自己看法:“不少记者为了抢新闻,只讲究所谓的新闻第一原则,见死不救,只管拍照报道。而都市频道女记者却选择了先救人,让人敬佩!”

网友“友山”说,曹爱文的出现,可以让老百姓重新认知我们的新闻记者,重新审读我们的新闻节目。什么叫和谐社会?曹爱文的行为就是和谐社会的表现!

“暴走的蜗牛”从人的社会角色进行分析:“人的社会角色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其职业层面,一是其本身做为人的层面。记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公众对其还有更高的期许。曹爱文,好样的。”

对话曹爱文:选择救人只是一种本能

记者(以下简称“记”):听说那天你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记者,但是为了救人你却没能把报道做好?

曹爱文(以下简称“曹”):是的。当时为了救人,我连女孩叫什么名字都没来得及问。120来了之后,我要赶紧去另一个现场采访,连女孩送到哪个医院了都不知道,女孩没抢救成功的消息还是其它媒体的同行告诉我的。

记:我在你们办公室门口的考核表上看到,你的排名很靠前,同事们也都夸你勤奋、敬业。但这次你却把工作抛在了一边,当时犹豫了吗?

曹:生命比一条报道重要。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只希望自己能多掌握一些急救方法。

记:报道没做好,单位领导对你的做法怎么看?

曹:当天就通报表扬了我,还奖了1000元钱。

记:网友把你说成是“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也有人说要因为你改变对河南人的看法,你怎么看?

曹:遇事站出来的人少了,救人才会成为新闻,大家这么关注我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至于网友怎么评论,我不会太在意。我提一个建议,不要报道我,还是带着大家一起去反思吧。

记:但是,也会有人说,你采访时带着摄像机,这样做也许是在做秀,这个问题你自己怎么看?

曹:如果他们在现场,就会知道当时根本没有时间去策划这样的做秀。我问心无愧,人家爱咋说就咋说吧,我认为选择救人只是一种本能。不过我听说还有人批评我“救人姿势不对”,这种说法我很介意。

记者:为什么?

曹:也许是因为人家说得有道理,虽然我真的已经尽力了,但还是很遗憾。这次事故之后,频道又组织了4期“急救医疗知识普及班”,每期一天,我重复参加了4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我肯定能做得更好。(来源:河南商报 王海科 肖海丽 实习生 郭威/文)

案例讨论

1 关于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关于事实,一个是关于事实的判断。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是相对的、有限度的,它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新闻传播活动中伦理不仅仅就是事实的真与假的问题,它至少包含两个层面上的东西:第一层面就是事实层面,本质上是一个“事实判断”问题,也就是事实的真与假的问题,它是一切新闻伦理的事实基础;第二个层面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就是某种新闻行为在价值上的“应该”与“不应该”的问题,某种新闻行为是否符合基本社会伦理准则的问题,二者合二为一,相辅相成。

因此,在很多记者津津乐道于自己不畏艰难险阻获得灾区一手资料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却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就其原因,是他们对新闻真实的片面追求,真实呈现新闻时新闻伦理的基础,但是,真实呈现新闻的背后还有更多的伦理考量是记者不该忽略的。

2 人伦先行

人的任何行为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社会责任、专业职责、组织职责和个人职责。很多记者的行为虽然从新闻职业伦理的角度看来是正当的,但是广遭诟病,原因就在于这些行为违反了记者作为一个人的社会职责。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首先都是要遵守一些社会准则,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于在雨中蹲守一个小时只为了拍摄行人落水镜头的记者持批评态度的原因。职业伦理要服从社会职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先做人,再做记者。

案例分析

灾难性新闻,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瞬间爆发、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性事件往往都是突发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反常性和破坏性,因此也具有了较大的新闻价值,极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我们的灾难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媒体无所不用其极,把人们在灾难中的一切都暴露出来,作为一个观众,当我们看到受灾人们失去亲人、身负重伤,我们会充满了同情,但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每一次采访,每一次回忆,其实都容易给他们造成二次伤害。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论直接受害者、目睹者还是参与救援者,有30%~58%的人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对相关事件的不断重提和反复刺激,会强行唤起幸存者的痛苦回忆,引发恐惧、失眠等精神疾病。让人们从新闻悲剧的报道中去思索,去认识真理,珍惜美的事物,赞美美的品格,崇尚美的行为,这是悲剧报道的主旨所在,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都是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对于那些亲历了伤痛的人,我们需要尽量去减少对他们的刺激和伤害。

有一张反映美国9·11事件的新闻图片,曾经获得普利策奖,这张照片并没有渲染事件本身的血腥场面,比如有人从高楼上飞下来,而是选择了一个静止的画面,图片上的茶具被尘埃覆盖,从这一图片中,我们就足以看出9·11事件的严重程度,而根本不需要去直接看那些血腥的场面。美国学者罗恩·史密斯指出,传媒在处理灾难所带来的悲痛图像时应该权衡以下因素:照片是否有助于说明报道内容,公众是否有必要看到这些照片,同情照片中所摄人物以及公众的必要。我们在报道事件或者说是用图片的时候,是否对被采访者做到了真正“己他并重”?如果真的可以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很多伤害就可以避免。

伦理对人行为规范的目的在于增进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并最终促进社会发展。在这个总原则下,伦理追求的是“不损害一人地增进利益总量”,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共赢。刘海明认为,灾难新闻的采访伦理,应该有五个部分组成:[i]

1  善的原则

采访伦理所主张的善,可以归结为恪守一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的“道德善”,采访活动的出发点和结果应符合多数人的利益。重大灾难性事件中,衡量新闻采访活动的善与非善,核心的评价标准是采访行为是否符合人道。灾难性新闻采访活动对被采访对象的尊重,关键看记者能否做到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不能光看记者是否具有爱心或者以爱心为名义。因为,动机的善只是善的一个方面,行为结果的好坏才是检验动机善真伪的标准。

灾难新闻的采访伦理特殊性,在于记者常常是以大多数人的名义对灾难事件中受伤或是拯救生命的少数人的公开询问,大多数人对灾难的了解是否可以以牺牲个别受难者的利益为代价?这是一个需要记者去思考的问题。

2  正当的原则

采访伦理以及灾难性新闻采访中的“正当”关注的是记者从事采访活动的愿望、要求和行为与被采访对象利益以及受众利益整体的符合程度。正当原则区别于善的原则的地方在于,前者强调记者的主观愿望,后者更注重采访的结果。

采访灾难新闻的时候,记者很容易形成一种使命感,觉得自己有了“道德的应该”,在那种复杂的环境下,记者很可能把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放在了第一位,这就很容易和被采访对象的利益产生冲突。比如,一个刚刚从废墟下被救出来的人,记者的第一个反应是要去了解他的感受,但是对于被采访者来说,他迫切需要的是休息和治疗,记者想把现场呈现给观众,但是现场救援人员却只想如何快速处理现场,这些矛盾,都需要我们用正当原则进行分析。

3  秩序原则

普通的新闻采访中,记者和被采访人之间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采访中的相关事宜。但是在灾难新闻的采访中,这种秩序被打破了。因为对于灾难现场来说,首先存在的关系是受难者和救援人员,记者在这里是一个“旁观者”,记者的介入无疑会改变原本是救援人员和受难者之间的秩序关系,因为这里出现了一对矛盾,采访和救命哪个优先?在汶川地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记者破坏了这个秩序,他们认为采访优先,但是事实上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一分一秒都关系到人的生命。因此,记者在这样的时刻必须要有秩序原则,不能无原则地扩张自己的采访权利,置他人的生命安危于不顾。

4  情感原则

5  效用的原则

显然,对于灾难新闻的采访,一个首要的效用原则就是公共利益。但是什么是公共利益?很多记者把自己获得新闻,将灾区的现状呈现给受众当作了公共利益,并且假定这种公共利益大于灾难中受伤患者的个人利益。

采访伦理中受众的利益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照顾,但是前提是不能以任何人的姓名为代价,在这里,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所有受众知晓的价值。因此,不能让公众利益成为一个借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灾难新闻的采访中,记者需要设身处地地尊重被采访人,做到多观察、不添乱。新闻记者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一是受害者的利益,二是公众的利益,三是媒体自身的利益。只有将三者处理好,才能最好地报道灾难新闻,使之真的能够成为我们通往美好生活的借鉴和道路。

【思考题】

1 灾难新闻采访,应该遵守哪些原则?

2  媒体在处理灾难新闻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媒体自身的利益?

使用说明

新闻记者的职业伦理。